你身边最全的教你保险怎么买避坑指南知识网站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人寿险 普兰保 11个月前 (05-22) 210次浏览 扫描二维码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最近跟一位老朋友——广东省一位知名医学专家聊天,说起资产配置,她告诉我,她去年买了保额为200万元的护理险,这出乎我意料。在我的印象里,医生是对保险理财接受度比较低的一个人群。

她侃侃而谈自己的逻辑:

以现在的社会趋势,未来长寿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她自己又非常关注健康,要为长寿做准备。寿命越长,需要别人提供护理的概率就越高。如果把护理责任的理赔价值算成自己收益的一部分,相当于保证回报超过了4%。

听完她的分析过程,我非常佩服她的理性判断能力,甚至比很多从业人员都要精准到位。

如何理解“把护理责任的理赔价值算成自己收益的一部分,相当于保证回报超过4%”?联想到最近爆火的抢购“复利3.5%的增额终身寿”的市场动态,今天就来聊聊如何理性寻找未来市场的潜力产品。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关注朋友圈理财信息的朋友,可能会留意到,“复利3.5%增额终身寿即将全部停售”的消息吧?很多朋友也在咨询我这个问题,追捧这样的产品,是否合理呢?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从销售端,我不敢苟同这种促销策略。从消费端,我也不认同这种配置理念。

可能触发金融风险

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将停售这种产品,从宏观层面来讲,鼓动大家去购买这种产品,本身就是在鼓动民间与国家金融政策的对抗。

从目前国内外的形势看,未来预期会持续降息,也就是说,未来市场上的给付利息会越来越低。大趋势就是金融端的高息产品难以为继,特别是一些长期项目,目前承诺的高息,到兑付时能不能按息给付还未可知。

如果极端设想,全国人民都相信停售而蜂拥购买这种所谓“高息”产品,保险公司未来极有可能面对无法给付的危境,反而促发金融风险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在未来持续降息的预期下,与其去拼命寻找高息产品,不如在经济走势中去寻找具备成长潜力的行业领域和产品。

先看看经济发展的趋势:

未来,我国不太可能再维持全业态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特别是房地产、外贸出口这种曾经帮助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行业,未来都将陷入比较困难的境地。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培训课程,跟一位宏观经济学教授进行了交流,他传递的一些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结束国际形势动荡

现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根源,就是世界原先的霸主感受到了老二的挑战,采取了各种防患于未然的扑灭手段。

国内一直存在一种声音,就是认为只要恢复和美国的接触沟通,双方就能“再次携手共创辉煌”。

显然这属于一厢情愿,中国崛起,只要老二日益强大,威胁的就是老大利益,老大怎么可能容忍卧榻旁有人打着呼噜酣眠呢?!

回顾一下现今霸主上位的过程,就知道为什么美国不可能容忍中国悄咪咪壮大——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在二战以后才成为世所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但其实早在1894年,美国就已经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的国家。

到1913年一战结束,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4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

回顾美国经济起飞,是从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为起点的,可以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工业生产总值超越英国,是立足实业发展起来的。

这30多年,美国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以爱迪生发明电灯为契机的电力革命,爱迪生就是摩根资本投资的一个项目。此外,洛克菲勒专注的石油提炼,提供了新能源优势,卡内基专注的钢铁产业提供了新材料优势。

19世纪后期的美国经济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投资大王摩根是并立的三巨头,他们聚集财富的领域,就是美国经济凭此崛起的领域。

但真正让美国立住霸主人设的,还是他悄咪咪地埋头在20世纪前半期又深耕了40年的实力积累:

远离欧洲大陆的政治纷争,用务实的孤立主义战略,不争议,不打仗,也不参与欧洲的争霸“事业”,也不去高调声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厉兵秣马40年。直到二战后期1941年,美国才挟重装的军事战备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以稳操胜券的姿态加入战场,掌握了历史走向,再通过建立联合国体系,以看似有五霸,实则掌握主要话事权的方式,真正确立霸主地位。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现在,美国已经当了30多年的老大。

基于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美国太明白“悄悄发展”之可怕。只要让老二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被取代也就提上议事日程。

遏制老二是战略方向,美国绝对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损失而调整战略。

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经历了快速成长的40年,但并没有做好走到台前,进行正面挑战的准备

在经济体量上,中国还是老二,但追赶速度有放缓的趋势,短期内超越美国的可能性不大。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只要不具备绝对实力彻底压制老大,双方的较劲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者说来自美国联合整个西方世界的打压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动荡格局会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的常态。

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是谨慎的,持续降息也将是趋势,国家希望通过这种信号,释放资金在投资端的动能,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动荡格局中,旧业态失去了机会,但总会产生一些新业态,比如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的深化,围绕白发经济话题的产业,像医疗行业、养老行业、老年人消费领域、老年人健康管理都是未来最值得我们去看好的行业领域。

我的医生朋友判断长护险有可为,正是踩到了点子上:

在保险领域,健康保险这块蛋糕无疑是未来最香甜的。

就连现在各个销售热推的所谓3.5%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依托的也还是白发经济话题——未来人口寿命预期会大大提高——如果只算限价部分,3.5%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金融部分收益其实只有 2 点几,另外那1点几的收益是从健康管理中间获益的。

同样是这种产品性质,相比起来,护理险/长护险比增额终身寿更靠谱、更实用,也更符合长期主义的科学配置理念。

护理险是失能陪护,长护险是失能赔付+年金给付。

如果长寿人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必然发生的护理赔付也应该算作一种收益,把这部分计入固有收益,大部分长护险、甚至护理险的收益率都高于3.5%,高的能达到5.5%。

所以从长期配置来看,真正要踏准行业发展的节奏,与其争抢“3.5%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不如好好配置护理险/长护险,这才是真正在解决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核心问题中发挥作用凸显价值的产品。

从我的医生朋友的决策中,带出一个对所有中产家庭都有启发的思路:解决金融问题,有时候不一定要从纯金融角度去找方案,反而打开眼界,比如通过金融+人生健康管理的路径,不仅从回报率来看不输于金融方案,还更有现实意义。

寻找市场上的高息产品,当然是一条经典思路,但这条路径,不是眼睛只盯着回报率这个数字,而是需要足够大的视野、多元化的配置才能实现。

足够大的视野自然是要放眼全球,做全球化配置,这不必多说了,从最近香港再次成为香悖悖就知道了。

只要放下“国内”和“金融”两个关键词的桎梏,我们的视野就会打开。

多元化的意义就在于打开局限性,不囿于理财这件事本身,跳出理财框框,才能穿透未来,寻找到贯穿一生的终极解决方案

真正好的理财规划,是为中产家庭寻找方向性的理财战略,而不是推荐一些短期行为。


本文由 普兰保 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文章标题: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文章链接:https://www.pulanbao.com/bxcp/rsx/29580.html

喜欢 (0)
[]
分享 (0)
普兰保
关于作者:
普兰保险知识百科针对保险怎么买才不掉坑这一热点问题 ,汇集全网最新最全专业保险测评及医疗保险,重疾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儿童教育金保险怎么买少花冤枉钱的避坑指南